理想财报:两成毛利,营收百亿,一成来做 R&D

于 2022-02-26 14:51:52 发布 681 阅读 0 评论

2022 年 2 月 25 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 2021Q4 财报以及 2021 年年报。在 2021 年新能源市场整体大幅增长以及改款理想 ONE 推出的双重促进下,理想在 2021 年实现了交付 177.4% 的同比增长,2021Q4 也成为理想汽车历史交付量最高的一个季度,Q4 财报也因此也创下多项新高。

除此之外,财报会议里关于新车 X01 的信息与理想汽车今后的规划也颇具信息量。

总之,这篇看了绝对不亏。

财报信息汇总

关于此次 Q4 财报的亮点,我们从 PDF 文档中李想的致辞便可略探一二:

We achieved profitability and RMB3.8 billion operating cash flow in the fourth quarter even as we accelerated the pace of R&D investment and sales network expansion – a significant reflection of our operating excellence.

2021 年第四季度,在加大研发投入与销售网络扩张的前提下,理想汽车做到了盈利并且产生了 38 亿人民币的运营现金流,这是公司出色运营的强有力体现。

既然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就来看看财务数据。

一台车,一百亿

2021Q4 财报

此次理想的财报分为 2021Q4 季度报与 2021 年报,按顺序我们先看 Q4 财报。

  • 2021Q4 总营收为 106.2 亿元人民币,创季度新高,较 2020Q4 的 41.5 亿元人民币增长 156.1%,环比 2021Q3 增长 36.6%;

  • 2021Q4 汽车销售收入 103.8 亿元人民币,创季度新高,较 2020Q4 的 40.6 亿元人民币增长 155.7 %,环比 2021Q3 增长 40.5%;

  • 2021Q4 单车毛利率为 22.3%,汽车销售毛利率较 2021Q3(21.1%)有所上升;

  • 2021Q4 整体毛利率为 22.4%,2020Q4 为 17.5%,2021Q3 为 23.3%;

  • 2021Q4 总毛利为 23.8 亿元人民币,较 2021Q4 的 7.25 亿元人民币增长 228.5%,环比 2021Q3 比增长 31.3%;

  • 销售成本为 82.4 亿元人民币,较 2020Q4 的 34.2 亿元人民币增加 140.8%,销售成本的增长主要源于车辆交付数量的增加;

  • 净利润 2.96 亿元人民币,上一季度 2021Q3 净亏损为 0.215 亿元人民币;

  • 运营现金流 38.4 亿人民币,同比增加 110.7%,环比增加 76.9%,自由现金流 16.2 亿人民币;

  •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现金储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与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余额)为 501.6 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 488.3 亿元人民币;

  • 理想汽车第四季度研发费用为 12.3 亿元,较 2021Q3 的 8.885 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费用环比增加 38.4%,占四季度总营收的 11.58%;

  • 销售及管理费用为 11.3 亿元,较 2021Q3 的 10.2 亿元增加 10.2%,同比增加 162.2%,费用增加主要源于公司规模扩大中的人员增长、场地租用、网点拓张等环节。

在 Q4 理想首次实现了单季度营收过 100 亿人民币,其中汽车销售的收入占比达到 97.74%,可见卖车主业之核心,不过更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理想汽车是在仅有理想 ONE 一款车的情况下达成的这一成就,在自主品牌里属于相当罕见的的案例。

而且在去年汽车零部件、芯片供应紧缺,电池原材料上涨的行情下,理想在 2021Q4 还实现了单车毛利的小幅度上涨,数据体现给人的感受是虽身处其中但未陷泥潭。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理想汽车在 2021Q4 实现了正向盈利,与此同时 Q4 理想的研发投入为 12.3 亿,占到了营收的 11.58%,这一数据甚至超越了理想汽车在当季度的销售与管理费用。

没错,「抠厂」现在研发是舍得花钱了,但在其他费用上还是大家熟悉的「抠厂」,正向盈利的结果无疑与这样的花钱理念脱不开关系,但这背后体现出的是作为一家企业在整体运营层面的效率和执行力

2021 年报

季度报以后再来看看 2021 的全年财报:

  • 总收 270.1 亿币,较上年 94.6 亿元增 185.6%;

  • 汽业务收入为 261.3 亿币,较上 92.8 亿元增 181.5%,汽业务收入增加主要是来自 2021 汽交付量增加;

  • 其他销售和服务为 8.813 亿币,较 2021 的 1.739 亿增 406.8%;

  • 销售成本 212.5 亿元币,较 2021 的 79.1 亿元增 168.7%,销售成本增与收增步调一致,主要受 2021 辆交付量增推动;

  • 总利 57.6 亿元币,较 2021 的 15.5 亿增 271.9%;

  • 单车毛利率为 20.6%,较 2020 16.4% 提高 4.2%,增长主要得益于供应链成本管理改善和平均售价提高;

  • 整体利率为 21.3%,2020 为 16.4%,主要得益于车辆交付数量的增长;

  • 运营支出 67.8 亿币,较上年 22.2 亿增 205.5%;

  • 研发费为 32.9 亿币,较 2020 的 11.0 亿元增 198.8%。研发费增加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增加以及公司新产品的开发

  • 经营亏损为 10.2 亿币, 2020 的 6.693 亿元增加 52.0%;

  • 净亏损为 3.215 亿币,较 2020 的币 1.517 亿元增 111.9%;

  • 一般销售和管费为币 34.9 亿元, 2020 的 11.2 亿元增 212.1%,主要原因是员工薪酬支出增加以及销售网络扩张等;

  • 经营现流为 83.4 亿币,较 2020年 31.4 亿币增 165.6%;

  • 由现流为 43.3 亿币,较上的 24.6 亿元增 75.8%;

  •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理想汽车共有员工 11,901 人。

在 2021 年全年,理想汽车交付量的显著增长带来了可观的营收增长,一个车型一个配置的策略让理想在车型起量之后获得了预期之中的边际效应,全年超 20% 的单车毛利就是很好的体现。

另一方面,理想汽车 2021 总毛利同比增长速率大于交付量同比量增长也是爆款策略的成功体现,这样的增长模式在特斯拉最近几次的财报中也有类似体现。

研发端,这一年理想全年的研发费用达到了 32.9 亿人民币,同比接近 2 倍的增长,占到全年营收的 12.18%,总毛利的 57.11%。

对于毛利和研发投入,李想此前也表示过,实现 20% 的毛利与执行 10% 以上的研发投入是长期发展下相辅相成的两端,在 2021 年,这个「理想循环」已经开始正式运行。

工厂和展望

在去年 10 月开工的理想北京工厂之外,在 2021 12 ,理想汽车又与重庆市政府建战略合作框架,在两江新区建设重庆制造基地。该产基地的加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满益强劲的市场需求的能力,并巩固其持续增的基础。

根据后续电话会议里透露的信息,理想常州工厂加建设中的北京工厂规划年产能为 50 万台,双班生产下可以达到 75 万台。更早的官方公告里也提到了北京工厂可以实现 4 款车型的共线生产,工厂一期 2023 年投产。

财报最后部分对于 2022Q1 的销售指引如下:

  • 预计车辆交付 30,000 至 32,000 辆,比 2021Q1 增长约 138.5% 至 154.4%;

  • 预计总收入在 88.4 亿元人民币至 94.3 亿元人民币之间,较 2021Q1 增长约 147.2% 至 163.7%。

财报之后接下来就是更加精彩的电话会议部分。

有料的电话会议

此次财报的电话会议在 QA 环节有很多值得深入理解的信息,李想本人在回答关于新产品以及公司战略的几个问题上有不少爆料同时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此次的记录较为匆忙,内容上追求简洁,可能存在一定的纰漏和瑕疵,各位能意会即可。

QA 环节纪要

Q1:管理层对行业产品周期的思考是怎么样的,公司的产能和渠道是否为接下来的新品做好了充足准备?

A2:主要看用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和愿意花多少钱,而企业方面,车的产品力在于空间、尺寸、安全、质量和供应所组成的圆圈,这个圈与用户重合越多,产品越成功。新车的产能和渠道方面,理想不仅在自己的工厂产能上做了准备,供应产能上也做了准备。

Q2:理想怎么实现自己的空间智能?

A2:空间智能不是进入到其他空间,是把一些技术和应用带到车的场景,然后实现一个高的完成度。

Q3:行业供应压力对于理想有多大冲击,今年如何应对,从产品力的角度来看,理想的智能化会带来哪些新功能?

A3:理想一直在受到供应短缺的影响,我们会持续寻求更多的供应伙伴,持续跟进行业的供应情况。智能化方面,我们希望理想通过辅助驾驶将事故率做到比传统车降低 80%,X01 在感知、计算上有大幅提升,安全表现会更为突出。

Q4:理想未来如何在战略上体现出差异性,海外战略怎么考虑的?

A4:理想的差异性在于面向家庭的产品打造能力,以及公司体系层面的效率。理想后续会补齐自己的短板,接下来域控制器、电子电气架构都有自研团队,理想在技术上的不足会得到加强。关于海外布局我们一直有专门的团队在计划,但在短期的将来,我们的重心仍在国内市场。

Q5:X01 在更高的价位段和原来产品如何区分,理想转向 BEV 在基础设施和供应端做了哪些准备?

A5:X01 上会有很多理想 ONE 原本用户觉得不满足的需求,而且还会打造很多当前用户没意识到的前瞻性需求。理想 BEV 产品线的关键是 4C 动力电池,这方面需要有很多的研发,因为供应端也仍不成熟,包括 850V 电压平台,对应的电驱系统也需要有很多的深入研发。理想还在自研 400 kW 的充电桩,最终几项结合成一个 10 分钟补能 400 km 的充电生态闭环

Q6:理想除了家庭用户还有其他用户群吗,长期来看,转向 BEV 以后用户群体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A6:20 万以上家庭用户在最初理想 ONE 项目时有 200 万,现在有 600 万,到 2025 年会有 1,000 万的市场,我们会持续深耕这个市场,目前理想在家庭用户的市场里才 2 个多点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很多进步空间,要达到 20% 到 25% 才算完成从 1 到 10

QA 环节以外,会议的开场环节还透露了以下几个信息:

  1. 理想 X01 将于二季度发布,三季度交付,2023 年理想汽车会推出 2 款高压平台的超快充纯电车型;

  2. 目前已在有序扩充产能,北京和常州两所工厂的累计规划年产能 500,000 台,双班生产下可以达到 750,000 台;

  3. 理想汽车在研发端会长期保持 10% 以上的投入;

  4. 汽车行业的零部件与芯片短缺仍在持续,理想汽车在积极与多方协调供应资源。

从问答中可以看出,李想十分强调「产品」,也十分强调「方法论」。无论提问者问的是产品、产业还是市场,最终答案的落脚点都被理想领导层放到了「产品」和「方法论」上面。

其中关于 ONE 与 X01 的市场定位关系问题,如果是一般人来答,大概率会是「X01 比 ONE 更大,更长,更高端」。

而李想的回答没有提与 ONE 的具体对比,而是委婉表示 X01 是一款更牛 X 的「产品」。乔布斯曾说过,用户不知道他们真正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一款牛 X 的产品放到他的面前。

李想在问答中说了类似的话,X01 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当前 ONE 不能满足的需求,满足用户自己都难以想象的潜在需求。在李想眼中,X01 是为用户创造惊喜的车,而不只是 ONE 的大哥

关于「产品」的智能化方面,李想特别强调了最终目标,即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辅助驾驶的帮助下,让理想的汽车在全生命周期中的事故率相比传统燃油车降低 80%。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胆且让人期待的目标。在给大家建立了这般预期的前提下,希望 X01 后续的辅助驾驶能力很可以给我们一个惊喜。

整个电话会议里重要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看来其实是关于理想的市场定位,在未来推出纯电产品后,理想还会只专注于家庭用户市场吗,用户总体盘子是不是太小?

李想的这次选择用数据说话:2025 国内 20 万以上家庭用车的市场会达到 1,000 万,家庭用户的市场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大

尽管理想 ONE 已经夺得大中型 SUV 销冠,但这还远未达成目标。2021 年 2 月,李想曾发布过一份内部信,其中提到,公司 2025 年的战略目标是拿下 20% 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不过,在当时理想的预期是到 2025 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为 807 万辆,20% 的市场份额对应的就是 160 万辆的销量。

但在后来,这个数据在理想内部被调整到了 200 万辆,结合这次财报,新目标里的市场就是「20 万以上家庭用车的市场」,基于深耕家庭用户路线的市场战略,理想要达到 20% 到 25% 的份额,而 200 万辆的目标也就是这么来的。

写在最后

2021 年是理想汽车完成从 0 到 1 的一年,作为新势力里首款月销破万的车型,理想 ONE 向市场证明了很多事情,也改变了一些人对于理想汽车的看法。但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正如李想所说,在家庭用车的大盘子里,理想现在只有 2 个点出头的占有率。

2021 财报中,比营收、毛利、盈利更亮眼的是理想这一年的研发和研发费用占比,理想在自研、技术上的短板正在被有规划有策略地一点点补齐。

2022 年,当大家同台竞,我们或许又会看到一个不同寻常的理想。

点赞(1)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