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B 与成分分析的关联原理

于 2025-09-11 14:40:24 发布 35 阅读 0 评论

离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


在 FIB 系统中,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经聚焦后轰击样品表面,引发一系列物理现象。入射离子与样品原子的原子核碰撞,产生溅射现象,这是 FIB 进行材料去除和加工的基础。同时,入射离子也可能通过级联碰撞将动能传递给样品原子,并在样品表面以下一定距离静止,即离子注入。


此外,入射离子与样品的非弹性散射还会产生二次电子、声子、等离子激元以及 X 射线等,其中二次电子可用于成像,而 X 射线等信号则与样品的成分信息相关。


FIB-SEM 联用系统的成分分析功能


FIB-SEM 系统是将 FIB 镜筒与扫描电镜(SEM)镜筒整合在一起的有力工具,用于成分分析。


随后,SEM 可利用其配备的各种探测器,如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等,对加工后的样品表面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表征,实现对样品微观区域的成分、形貌及结构的同步观测。


基于 FIB 的成分分析方法

1.EDS 能谱分析


EDS 是一种常用的成分分析方法。在 FIB-SEM 系统中,当电子束或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时,会激发出样品中的特征 X 射线。EDS 探测器能够收集这些 X 射线,并根据其能量和强度确定样品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通过对样品不同区域进行 EDS 分析,可以获得元素的分布信息,了解样品的成分均匀性以及不同相之间的成分差异。


例如,在分析半导体器件中的杂质分布时,可利用 FIB 制备出器件的剖面样品,然后使用 EDS 对剖面进行扫描,确定杂质元素在不同层中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2.EBSD 分析


EBSD 主要用于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取向信息。在 FIB-SEM 系统中,EBSD 探测器收集样品表面背散射电子的衍射图案,通过对这些图案的分析,可以确定样品中晶粒的取向、晶界的位置以及相的分布等信息。结合 FIB 的微加工能力,可以对样品进行局部切割和制备,以便更好地观察特定区域的晶体结构和成分变化。


FIB 成分分析的优势


1.高空间分辨率


FIB 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对样品进行精确加工和制备,使得成分分析的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可以针对样品中的微小区域、特定相或界面进行分析,获取详细的成分信息,有助于深入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研究纳米复合材料时,FIB 可制备出单个纳米颗粒或纳米结构的剖面样品,通过高分辨率的成分分析,揭示纳米颗粒与基体之间的元素扩散和界面反应情况。


2.原位分析


FIB-SEM 等联用系统实现了样品制备和成分分析的一体化,能够在同一仪器中完成从样品加工到分析的全过程,避免了样品在转移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污染和损伤,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原位分析还可以实时观察样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成分变化,为研究材料的动态过程提供了有力手段,如在研究材料的腐蚀、氧化等过程时,可通过原位 FIB-SEM-EDS 分析,实时监测元素的迁移和化学反应。


三维成分分析


借助 FIB 的逐层切割和成像技术,可以对样品进行三维重建和成分分析。通过连续采集不同深度层面的图像和成分信息,能够构建出样品的三维元素分布模型,直观地展示材料内部的成分变化和结构特征。这种三维成分分析方法对于研究复杂材料体系、多层结构器件以及生物样品等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在分析半导体芯片的三维集成结构时,可利用 FIB-SEM 系统获取各层之间的元素分布和界面信息,为芯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