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是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简单的东西往往带给人们更多的享受,即以简约精炼代替繁复奢华。
这个理念被很多行业所采用,尤其是工业设计,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的简约,大方,好看。现代工业品种类繁多,但有人说,汽车才是现代工业技术的结晶。现代汽车尤其是纯电汽车,也是顺应less is more的设计哲学。比如先驱者特斯拉,很好的展示了less is more 的设计理念。
那么车灯呢?
小编先举个例子,最近小米曝光了其新车SUV YU7,虽然还没上市发布,但其大灯收获非常多的好评,甚至超越了对去年SU7大灯的好评,还记得去年SU7发布时大灯收获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比如像迈凯伦,比如像保时捷,但极少说不好看的。那为何YU7大灯能收获更好的评价,小编认为,是做了“减法”。
首先两款大灯标志性的“除号”日行灯(网友叫“十字形”大灯)没有变,但SU7在日行灯的上下有两个非常大的镀铝装饰框,所以平时看上去更像个箭头。然后4颗主光源小透镜也有镀铝装饰框,在大灯全部点亮时就会有一个横向的“小米”字样。
YU7大灯则减去了主装饰框,减去了透镜装饰框的大面积镀铝,透镜剩下下部两颗,上部设计的是两个风道。虽然YU7与SU7大灯内部布置没有太大区别,但减法过后,突出了“除号”日行灯,更有视觉冲击力。
待正式上市的时候小编为大家带来速评。
另外Less is more的典型代表,也是小编一直非常推崇的,是蔚来的车灯设计(仅限蔚来品牌)。简约的分体式大灯,统一的家族式风格。你可以批评蔚来卖的贵,但很难说蔚来不好看。近期上市的ET9,同样定位顶级豪华旗舰,就没有尊界S800那么浮夸的前灯设计。
Less is more的正面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小编特别喜欢的雷神之锤Volvo大灯,曾经的宝马天使眼等。
有做减法的肯定就有做加法的,比如下面几位
极氪系列,极氪001还是典型的领克zero概念车风格,还保留了领克衍生的家族式前脸。但到了007以及7X,加入了大面积的ISD。
凯迪拉克,从著名的Lyriq开始,Celestiq、Escalade IQ、Optiq、到Vistiq统统都上了大面积格栅灯。炫酷是非常炫酷的,也掀起了一阵行业风潮,可惜在终端消费者处并未掀起太多的关注度,也许这么多发光单元也会影响其电车的续航吧。
除了造型上的差别外,还有功能上的选择不同。以特斯拉为例,上一代的3/Y大家都知道用了100像素外加反射碗的组合,当时的配置不可谓不高。而焕新版的3以及即将到来的焕新版Y,大灯像素数量上均作了减少。
无独有偶,在投影功能的选择上,国产车与非国产车的选择也大有不同,后续小编会为大家带来一篇HD vs DLP的汇总。
总结一下,几乎每一家车企都希望将最棒的设计和最前沿技术应用在最新的车型上,“设计好了不用岂不是浪费”、“你不用,别人就用”。小编认为,车企在选择车灯配置和造型时,更应该关注该车用户画像的真实需求,做加法需要的是技术,做减法需要的是眼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